欢迎来到有机硅树脂!
当前位置:您的位置:有机硅树脂首页 > 常见问题 > 三防漆涂覆工艺常见问题分析总结

三防漆涂覆工艺常见问题分析总结

时间:23-07-12 17:10 | 浏览: 20 | 更多关于《常见问题

解决三防漆涂覆工艺问题的思路:

1. 从三防漆的类型入手;

2. 涂覆的方式;

3. 固化的方法;

4. 了解整个工艺流程;

5. 这些问题是重复出现还是只发生一次。

三防漆常见工艺问题分析之裂纹

因为膜厚过厚引起的裂纹

因为助焊剂残留造成的裂纹

如何解决裂纹?

优化炉温曲线,炉温不能过高;

确认涂层已经完全固化,以达到最佳的性能;

减小膜厚;

清洗板子,尤其是焊点周围。

三防漆常见工艺问题分析之起皮

元器件上的分层

阻焊层上的分层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阻焊层与三防漆层的兼容性

阻焊剂的成分里含有添加剂,用来改善表面质量(如美化修饰、增加耐磨性、增加润湿性等等)

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对三防漆涂层产生兼容性影响。

阻焊层修饰

明亮的修饰=阻焊层没有被正确处理=表面质量不一致

表面能量:达因笔

把达因笔装满墨水,测试范围32-44达因/cm

建议最小能量:38达因/cm,以获得较好的润湿效果和附着力

42达因/cm:失败

38达因/cm:成功

因保护造成的分层

移除保护时造成分层,漆层附着力较差

建议涂层达到指触干燥时(涂层仍柔软)去除保护

如何消除分层?

减小膜厚

减小炉温升温速度

清洁板子

预涂一层底漆用来增加附着力

三防漆常见工艺问题分析之污染

污染有两种: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脱模剂污染:

助焊剂残留:

指印:

因污染造成的缺陷:涂层剥离、涂层溶解或开裂、焊点腐蚀

慢性反润湿

原因:

大面积污染;

阻焊层的表面活性剂含硅;

粘合剂含硅;

清洗槽污染;

HASL(热风整平)造成的污染。

局部反润湿1

解决:

接触板子时戴手套;

清洗板子;

溶剂型三防漆比水溶性或100%固含量的三防漆更不容易产生反润湿。

局部反润湿2

原因:

漆膜太薄;

稀释剂过多;

PCB表面能量过低。

解决:

清洗板子;

使用黏度更高的三防漆。

针孔

原因:

有灰尘或其他脏污在板子表面;

一般手喷会产生此问题。

解决:

清洗板子;

水性三防漆更容易产生针孔;

使用溶剂型三防漆。

污染从何而来?

板子的制作过程;

元器件;

装配设备;

焊接工艺;

操作员的操作;

不正确的清洗。

怎么办?

清洗板子;

对于非清洗的板子,建议使用溶剂型的三防漆;

对于被污染的板子,水性漆和100%固含量的三防漆会比溶剂型更容易产生缺陷,因为水性漆的表面张力>溶剂型表面张力。

三防漆常见工艺问题分析之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图片

毛细现象的原因

受以下问题影响:

板子设计:小间距管腿连接器

过于苛刻的涂覆要求

三防漆黏度过低

三防漆流量过大

底材与三防漆的表面张力不合适

怎么办?

涂覆区域与连接器距离增加

在连接器周围使用遮蔽胶形成围栏

使用黏度更高的三防漆

降低膜厚

清洗板子

或者---重新设计板子

三防漆常见工艺问题分析之气泡

常见的气泡类型:

1. 直径大于300微米的大气泡

2. 直径小于300微米的小气泡

3. 大小气泡同时出现

如何解决气泡?

首先需要了解:

涂覆线的所有工艺;

三防漆的类型;

三防漆的黏度和厚度;

使用的涂覆设备;

固化设备;

板子的设计。

典型的溶剂型涂覆线:

选择性涂覆设备(1m2)+流平挥发传送带(1m2)+4m 红外固化炉(如果是UV胶,UV炉1m)

溶剂的挥发/红外固化

溶剂随着温度的升高挥发速度加快。

以下情况能产生气泡:

太多的溶剂留在漆膜中;

炉温太高---表层快速结皮;

三防漆黏度过高,气泡无法迅速释放;

三防漆厚度过厚,气泡无法迅速释放;

流平挥发区域排风过大;

流平挥发区域排风过小。

因此建立正确的炉温曲线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溶剂型三防漆的固化炉温曲线:

怎么办?

板子1过正常流程;

板子2室温下自干。

表干后比较两块板子,如果气泡出现在:

只有板子1,应该是固化时产生;

板子1和2,应该是涂覆时产生;

只有板子2,从未发现过此种情况。

另外,气泡的位置同样很重要(与板子设计有关)。

解决:

大气泡=溶剂沸腾

优化炉温曲线,降低炉温曲线爬坡坡度;

增加固化前流平溶剂挥发量;

涂覆时减小胶量,如减少重叠涂覆区域。

小气泡=压缩空气式漆罐涂覆方式

降低漆罐的气压;

降低固化炉温;

增加固化前流平溶剂挥发量;

更换稀释剂类型。

UV三防漆的气泡

UV三防漆的气泡=泡沫

UV三防漆大多不含溶剂或含少量溶剂,但是流平挥发仍然很有必要,而且不建议用压缩空气式漆罐和雾化涂覆,建议采用膜泵,以减少空气被压入漆料中,另外,建议加完漆料后静置1小时。

三防漆常见工艺问题分析之桔纹

什么是桔纹?

怎么办?

桔纹=强迫干燥(固化)

检查生产环境,如温湿度;

比较室温固化的板子和走正常流程固化的板子;

减小固化前流平挥发区域的排放量;

降低三防漆黏度;

减小炉温曲线爬坡坡度;

使用挥发速度较慢的稀释剂。

几种常见三防漆涂覆工艺的优缺点

几种常见涂覆工艺的优缺点,比较概括,供参考

三防保护应该选择三防漆保形涂覆工艺还是灌封密封工艺?

电子工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新技术层出不穷。电路板应用于家庭、工业、军事、汽车等等应用中。在这些应用中,一些环境因素会引起板子电气性能的下降,如空气中的湿气和灰尘,,或者极端环境中的腐蚀性气体或化学品。为了保证电路板在恶劣环境中的工作性能,我们采用了一种保护措施---三防保护,这种保护有三种方式:保形涂料(三防漆)涂覆、灌封、密封。

灌封和密封能提供最佳的三防保护效果。通过浇灌密封,整个电路板都能受到绝缘保护,同时也能提供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机械稳定性(防震、防撞击)。如果能选择恰当的灌封胶,电路板能承受长期暴露或浸没在腐蚀性化学气体或液体中,或在剧烈的震动中保持正常工作而不受损坏,或承受高低温剧烈变化等等。一般所保护的部位周围胶量越多,保护性能越好。工作环境不同,灌封密封工艺也不相同,但是都会比保形涂料(三防漆)涂覆提供更好更坚固的保护效果。灌封密封胶一般都是双组分的,需要先按比例混合搅拌后再使用,固化,同时不会产生其它物质。

因为电路板的应用范围很广,所以对其在工作环境中的可靠性测试就非常重要;这种测试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加速模拟环境中进行。灌封密封胶同样也可以在一系列环境中进行这种测试,以确定该类型灌封胶的相关参数以及适合使用的工作环境。这类测试实验过程一般需要把一定体积和形状的固化后的胶块,暴露在可控的空气环境中特定的时间。观察外观,测量胶块的尺寸、重量,比较测试实验前后有何变化。而且,电气性能的测试也可以进行比较,以确认是否适合产品的最终应用。

保形涂料(三防漆)同样也可以用来保护多种应用环境中的PCB,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证电路板的最佳工作状态。保形涂料(三防漆)是一种单组分的薄膜,一般为25 - 75µm厚。涂覆保形涂料(三防漆)的工艺一般称为敷形涂覆,或共形涂覆,或保形涂覆,意思都是指保形涂料(三防漆)的涂覆效果能和板子表面的外形轮廓一致,以达到对板面及元器件最大的保护程度,同时也最小程度的减小电路板因涂覆造成的重量和外形变化。这应该是保形涂料(三防漆)涂覆相对于灌封密封最大的优点。由于保形涂料(三防漆)一般都是一层薄膜,所以各种应用的规范都很相似。为了选择最佳的保形涂料(三防漆)类型和工艺方法,必须了解电路板的最终工作环境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保形涂料(三防漆)覆膜最常遇到的环境就是普通的大气环境。最初的测试一般都是评估底材上已经固化的保形涂料(三防漆)覆膜在一些标准方法规定的环境下的电气和物理性能。做完这些测试再进行更苛刻的实验来评估覆膜性能。这些实验包括盐雾、高湿、高温、慢速高低温冲击、快速高低温冲击等。实验完成后,重新测试覆膜的电气和物理性能,以确认该覆膜是否适合所需产品的应用环境。

市场上的保形涂料(三防漆)很多,灌封胶和密封胶也有一些种类可以选择。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性质,适合特定的应用环境。前面所说的实验结果可以帮助选择哪种类型的树脂是你最需要的。对于普通的大气环境,大多数保形涂料(三防漆)和灌封密封胶都能满足要求,如何选型取决于三防工艺。

对于比较恶劣的环境,这种选型则需要更具体一些。例如,丙烯酸树脂类保形涂料(三防漆)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有很好的保护性能,并且透明、稳定。但是丙烯酸树脂类三防漆没有交联反应,因此耐溶剂和高湿度环境较差。

如果工作环境是有机械外力(震动、撞击等)或长期暴露的极端环境,灌封和密封胶则能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有机硅相对于其他灌封密封胶具有透明的特点,耐高温及耐溶剂性能很好。聚氨酯比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弹性,因此内应力较小,对精密元件的损伤较小。而且可以耐-30˚C的低温。聚氨酯是理想的海用设施三防保护用胶。环氧树脂价格相对较低,具有很好的阻燃性(UL94 V-0),而且,具有很好的耐溶剂性能。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所载文章为苏州精益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根据网络搜集编辑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头条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头条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一文了解三防漆-线路板三防漆厂家
下一篇:没有了
cache
Processed in 0.010513 Second.